
講師如何精進教學?

作者:陳韋安 (顧問)
講師的精進成長就像武學修練一樣,有這五大面向可以持續學習、累積、強化, 包含:內功、心法、外功、兵器、實戰經驗。

內功:知識底蘊
知識底蘊就如同武學中的內功,是講師教學的根基,包含了專業領域的知識與實踐,擁有這些知識底蘊,才能進一步設計擁有含金量與實用的課程。
內功的提升來自於持續的學習與實踐,除了實踐的經驗累積以外,讀書、上課、關注業界趨勢、同行交流…等,都可以持續地累積知識底蘊。
心法:心態與思維
對於教學的心態與思維,決定了設計課程、帶領學員學習的思考邏輯,以學員的學習成果為導向、了解學員的起點與需求、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,進而思考自己具備的知識底蘊該如何編排進課程當中,讓學員從你設計的學習歷程逐步的學會並運用。
有機會多與不同講師交流,了解不同講師在課程設計的想法,或是參與課程時體會與覺察「課程為何會這樣設計安排」,都能幫助自己更加擴充心態思維的觀點與面向,逐漸找出或穩固自己設計課程的心態思維。
外功:教學技巧
內功與心法是內在的積累,外功則是將知識有效教學、讓學員學會的技巧手法,除了必定會用到的講述法以外,針對不同的族群與教學目的,還需要能交互運用不同的教學技巧,如:互動式提問、影片引導、討論法、故事案例、示範、演練。
幾乎所有的教學技巧都是上述提到的延伸與變化,除了加強這些技巧的運用細節與變化方法以外,整體節奏的掌控與氛圍的營造,也會需要搭配教學內容與目的思考, 精進教學技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上相關的課程學習,或是參與其他老師課程時,仔細觀察拆解是如何運用的,並思考如何運用在自己的課程當中。
兵器:教具與教材
兵器是外功的延伸,教具與教材是提升教學成效的工具,幫助學員更容易理解、吸收,甚至運用。
簡報、講義、學習單、工具表單、海報紙、便利貼、實體道具、數位工具…等的運用,都對應著你的教學內容、教學編排與教學技巧,做出最合適的安排,除了原本就常見的海報、便利貼這些教具以外,也鼓勵學習一些數位工具,如:Petlet、Slido、Kahoot..等,幫助自己擁有多種工具的應用能力,因應不同狀況做出最佳的搭配。
實戰經驗:實際教學與反思
以上所有的能力與構想,若缺乏實際演練,都難以真正內化並驗證成效,除了把握與創造每一次的教學以外,在課後最好都要緊行反思,檢視課程的成效與需要改善調整的地方。
從學員的反應、回饋、教學的流暢度、學員的產出成效,都可以觀察到哪些地方OK,哪些地方還需要調整,在下一次課程當中就可以進行優化,也因此隨著實戰經驗的累積,教學的內容、設計、技巧都會越來越成熟。
也可以邀請有經驗且信任的講師進行觀課回饋,用第三方的角度提供具體的建議,往往都會發現自己的盲點,讓自己更加進步。
這五大面向不是單獨的個體,而是互相影響的,剛開始可能不容易同時精進。
除了知識底蘊比較需要靠自己,剛開始可以先透過學習或參與他人的課程,建立好心態思維與教學技巧基礎,接著在實戰中持續的反思優化,教具教材除了通常會用到的簡報以外,就看自己的課程中需要用到哪些,先求有再求好,不需要一開始就追求精緻高品質。
隨著教學越來越成熟,再進行優化,也會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課程專用的教具教材。
如果已經是講師的人,想精進卻不知道從哪裡下手,推薦可以進一步學習【一課多變教學設計】,挖掘出原有課程的無限潛力。